■走近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
中国教育报刊社 宝钢教育基金会 主办
(相关资料图)
“教好一名学生,就能幸福一个家庭、带活一个村子、造福一方百姓。”14年来,先后在5所学校任教,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柏树沟学校校长、“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张杰将最美好的年华和热情奉献给了特岗教师这一岗位,用智慧、爱心和汗水帮助更多山区孩子接受教育。
再难,也要把学生留住
出身于教育世家、成长于贫困山区的张杰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比一般人更深,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好教师。他和爱人王秀秀相识于大学期间。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杰和王秀秀一起考取了山西省首批特岗教师。张杰被分配到家乡临县最西边的曲峪中学,王秀秀则到了临县南边的招贤镇初中当教师。两地相距80多公里山路,这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开始了两地生活。
“教师宿舍是旧窑洞,潮湿阴暗,交通不便,一个月才能见一两次面。”张杰说,“最难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当他看到身边那群孩子时,就觉得再多困难也比不过山里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夫妻俩彼此鼓励,努力坚持了下来。
2011年,张杰和王秀秀一起被调到临县林家坪镇中学。夫妇俩共同接手了一个初一班级,张杰当班主任,教政治课,王秀秀教英语。开学那天,两人兴高采烈地来到教室,推开门一看却傻眼了,近一半座位都是空的!当时全班59名学生,却只有37名学生报到。原来,一些学生家长不太相信这对新来的特岗教师能把孩子教好,有的想把自家孩子转到城里去读书,还有的干脆想让孩子辍学去打工。
“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农村娃娃不上学,要不他们的将来可怎么办?”张杰说。夫妻俩急了,一合计,决定去寻找学生。没有交通工具,他们找同事借了一辆摩托车;找不到路,就让熟悉地形的教师画了一幅简单的线路图。他们带上干粮和水,开始走村串户,挨家上门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一名学生家长想让孩子去广州打工,张杰夫妻先后5次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终于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学生家长。
奔波了两周后,张杰夫妇终于“劝”回了班里所有孩子。从此,他俩每年都要坚持走访所带班的每个学生家庭。10多年来,两人的足迹遍及40多个自然村,累计家访行程近万公里,帮助数千名山村学生圆了求学梦。
用爱呵护学生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杰带过的学生中,有一名叫小棋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被寄养在婶婶家。张杰了解到情况后,就经常带小棋一起吃住。周末,王秀秀给小棋洗衣服,张杰给他补习,不断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小棋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临县最好的高中。2018年,小棋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如今在该校读研。最让张杰欣慰的是,小棋说,之所以选择师范院校,就是希望以后和老师一样。
在张杰电脑里,收藏有小棋的4张照片,分别是他小学、中学、大学和读研时的留影。“从拘谨腼腆的山里娃,到阳光自信的研究生。”张杰见证了小棋成长的每一步,“看着他一步步成长,我们深深体会到爱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爱,因为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平坦。”
调往临县三中工作后,学校面临从高中办学到初中办学的转轨困境,张杰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自告奋勇申请当班主任。当时,他班里大多数学生来自乡村,很多是留守儿童。周末,有路途偏远的学生因为觉得往返路费贵,就不回家了,选择留宿学校。张杰不放心,担心孩子们无人照顾,就自己带领孩子们吃饭,改善伙食。两周轮休时,他还护送没有家长接的学生去长途汽车站。
如何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张杰在坚持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坚持自学心理学,并考取了山西大学在职研究生,主修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张杰作为年轻的教师骨干被调到临县四中担任负责教学的副校长,还兼任两个班的政治课教师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教师。到了临县四中后,张杰在团省委和校长的支持下,建起临县中学最好的一所心理研究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并将学生心理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课程。
坚守初衷,点亮学生的未来
“12年坚守,扎根山区特岗;数万里家访,不让一人辍学。”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评选的全国“最美教师”颁奖仪式上,张杰夫妇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不时引发人们热烈的掌声。
2022年3月,张杰被临县教科局党组聘任为临县临泉镇柏树沟九年制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
张杰先后荣获吕梁市优秀特岗教师、山西省优秀特岗教师、晋绥儿女支持老区教育奖。2016年、2019年,他两次被教育部遴选为乡村特岗教师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并作为特岗教师代表参加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21年,张杰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让偏远山区的孩子站在教育起跑线上,是我们入职的初衷。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唯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而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就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提灯人’,我们的理想就是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使自己发光,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张杰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22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赵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