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相关资料图)
我们中国现在有些地名还是从佛教的名词里来的,比如头陀镇、茶恩寺镇、寺门前渡口等等,还有叫某某庵的,那个寺院或者庵祠不一定还在,但地名仍在。生活在这样的佛教文化背景下的人,自然就能慈悲喜舍、乐善好施,这就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什么是家风?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家训,是祖祖辈辈形成的经验的积累、智慧的传承。这种家教在子子孙孙的血液里流淌着,这才形成了一个家族的家风。社会上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风这么重要?我们去别人家里,是看家具,还是看家风?我们现在看的是家具啊!
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强调恢复文化自信?因为我们没有文化自信,甚至不知道文化为何物。在中央电视台《说文解字》的节目里,是怎么解释“文化”的?文化,是把无形的大道通过有形的比喻教化我们。
那一个低级生命怎么了解无形的大道?这就需要循循善诱,把无形的“道”通过有形的东西来慢慢引导我们、培养我们去认识,培养我们生命的福德资粮成长,培养我们踮起脚跟,甚至踩上垫脚石,站得高、看得远,这样才能看得到高级文明,看得到更深刻的大道。
“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佛是什么?佛是无上道。我们不要以为佛就是浮现在我们面前的佛像,正如《金刚经》所说:“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讲的结尾,有观众向他提问:“到底有没有上帝?”他回答:“如果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我想是没有的。如果你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偶然的不能搞出这么妙的东西。这么不偶然的力量有影响这么大的东西,是哪来的呢?我想这是我的回答。”这个力量是什么?就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虽然我们现在达不到按佛的要求来理解佛,但我们肯定要以佛让我们理解的佛为标准,不能自以为是地来注解佛。所以,佛是有教的。
《中庸》一上来就说“率性而为道”,道是什么?万法的本性就是道。认知“道”的这个文化、这个学问,就叫教。教是懂道的人来告诉不懂道的人,这就形成了师。维护着这个社会次序,保证一个人能从低级向高级去提升维度的,就叫政。
古人对道的描述是很清楚的。如果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再看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就明白他们在讲什么了,就很清楚他们要带我们往何处去了。
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他为了提醒晋文公要保持头脑清明,胸怀天下,不能昏庸无道。现在不仅仅是提醒晋文公,更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对老祖先文化的认知是缺失的。
在任何时代,在任何空间,有一个人要慢慢觉醒起来,这是不容易的。不可能全社会的人都像我们一样来学佛,一乡一村、一县一镇能有一两个人在认真学佛就不错了,你也很难奢求佛化家庭,你家祖祖辈辈里有你一个学佛的就不容易了,珍惜吧!好好地、真实地去实践佛法。
扫码关注我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