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4月19日下午,“党建引领‘武林大汇’——打造武宁创新共同体‘新T台’”活动在普陀区海纳工程院举办。旨在汇聚政企学研各界力量,在普陀打造科创党建示范地、科创企业首选地、科创人才新高地。
(资料图片)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谈上伟,区政协主席杭春芳,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上海科创办副主任刘燮,上海市服保办主任周建军,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副区长肖立出席活动。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共同参与。
姜冬冬致辞
姜冬冬在致辞中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海市委的指示要求,普陀提出构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区域创新平台向立柱架梁转变,创新制度向多位一体转变、创新优势向系统集成转变,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武林大汇”的举办,标志着武宁创新共同体正式成立。普陀将“以武会友”,把丰富的创新要素聚合起来,把各方面的创新力量协同起来,高质量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科创党建示范地、科创企业首选地、科创人才新高地。要聚焦“武”字,做强党建、练好内功,构建“创新出题、党建答题”的工作机制,打造更加强劲的“红色引擎”。要聚焦“林”字,做优生态、厚植土壤,构建“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要聚焦“大”字,做大产业、提升能级,将科技创新同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聚焦“汇”字,建立健全信息互通、资源整合、项目对接、成果共享的协同对接机制,不断拓展朋友圈、扩大同心圆,把武宁创新共同体打造成为展示上海形象、体现上海功能、连通和辐射长三角的“新T台”。
在普陀“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中,“中”对应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对应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对应武宁创新共同体,“数”对应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海纳小镇。其中,“中”“华”“数”相对集中在点上,而“武”则是将全域创新资源串联起来的关键。一条武宁路贯穿普陀东西、辐射南北两翼,把普陀乃至上海中心城区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沿线集聚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科技园区和创新企业。
而武宁创新共同体的成立,则将沿线的2家高校、16家科研院所、近百家科创平台和近千家科技企业联动起来,并辐射上海乃至长三角,通过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合作平台,推动创新协同,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聚力“科创秀带”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武宁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方案框架,将从党建引领、科创策源、产业集群、资本赋能、人才集聚、区域联动、空间优化、主体培育、城区提质、品牌塑造等方面推出十大行动,全力保障武宁创新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成立共同体专家顾问团
活动现场,启动武宁创新共同体青年建功联盟暨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普陀分院,发布青少年科创服务清单;发布成立武宁创新共同体科创人才实践基地。该基地将作为推动共同体人才发展的平台载体,依托企业推出实践锻炼岗位,培养科创人才和复合管理人才;依托高校,紧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订单式”推出人才培训项目。
现场还成立了共同体专家顾问团,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等4位专家为首批顾问团成员,专家顾问团将作为共同体发展的专家智库,为共同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一批科技部、工信部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在活动中展示,充分展现了普陀在科研领域的创新实力,并发布了2023年武宁创新共同体的重点科研项目。今年,普陀区将发挥共同体内高校、院所科创策源优势,举办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2023CCF中国软件大会技术分论坛、第五届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大会等10余场重点活动,持续营造科创氛围,吸引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培育新优势,撬动发展新势能。
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以机器人平台、工控平台为核心,近百家科技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为成员,成立了“百大平台”联盟,搭建集聚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的开放型平台,提升区域科创资源的共享协同能力,增强前沿技术突破的“硬实力”。
下一步,普陀将统筹全区科创资源,建立健全开放创新协同机制,推动创新协同合作、开放共享,集聚高能级科创机构、科创企业和创新资源,打造上海科创高地。未来,这一共同体还将进一步向西延伸,联动G2/G42沿线城市创新协同发展,合力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上海普陀)
关键词: